探析“博耶報告”影響下的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
2011-07-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1998年“博耶報告”的發(fā)表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以哈佛大學為首的研究型大學掀起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高潮。美國研究型大學加強本科教育教學的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設置立足基礎知識的核心課程、實行以研究為基礎的學習、開設新生研討課、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
近十年來,在美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中,研究型大學重塑本科教育、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以培養(yǎng)特色化、研究型、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領導人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直接受美國卡耐基教學促進會前主席博耶1998年發(fā)表的題為《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發(fā)展藍圖》的報告影響的結果。
博耶報告的核心思想
1995年,卡耐基教學促進會由于不滿當時美國研究型大學中本科教學忽視學生作為發(fā)現(xiàn)者的責任,于是倡導成立了由博耶任主席的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全國委員會。經(jīng)過長達4年的研究后,美國卡耐基教學促進會于1998年發(fā)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國研究型大學發(fā)展藍圖》(簡稱“博耶報告”),呼吁各大學給予本科教育更多的重視,并提出了10條改革建議。報告認為,研究型大學要使每個學生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驗。通過提供整體性教育,大學本科將培養(yǎng)出獨具特色的學生。
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的改革舉措
(一)立足基礎知識的核心課程
美國卡耐基教學促進會前主席博耶認為:“學生學習的核心課程與他們的生活和他們正在繼承的世界之間需要有更多的一致性。有必要使學生跳出孤立的個人興趣圈,掌握更全面地看待知識、更正確地對待生活的觀點!泵绹芯啃痛髮W的通識教育作為本科生的基礎學術訓練,在本科教育中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并已融入整個大學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之中。在具體實踐中,通識教育課程已成為各大學的核心課程,并形成了各自成熟的模式和不同的風格。
哈佛大學在整個大學階段的教學中非常重視通識教育。他們把通識教育課程作為核心課程不斷地進行改革,并要求學生從美學和詮釋理解、文化和信仰、實證和數(shù)學推理、倫理分析、生命系統(tǒng)科學、宇宙物理科學、世界社會和世界中的美國8個學科領域中的每個領域選擇一門課程來學習。哈佛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要求學生在第一、二年級必須至少選修一門寫作課和外語課。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IARU)協(xié)同技術轉移研討會”在北大舉行 2013-03-20
- 清華報告:中美研究型大學差在哪兒 2012-05-16
- 研究型大學建設須以科技創(chuàng)新為引領 2012-02-08
- 建學科猶如樹牌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建設漫談暨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本科專業(yè)方案調(diào)整紀事 2021-01-29
-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高校 2018-06-25
- 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yè)排名 2017-06-28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Wai Cheong Tam博士 IJBM:牙周組織生物大分子研究進展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