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吳錦榮/兀琪《Macromolecules》: 通過設計共振異構化效應獲得高強度且可修復的溴丁基橡膠離聚物
2023-11-18 來源:高分子科技
在各種超分子自修復材料體系中,離聚物因其具有高的機械性能、熔融加工性及易于調節(jié)的結構而被認為是商業(yè)上最有發(fā)展前景的自修復材料之一。但是傳統(tǒng)離聚物的修復需要超高的能量輸入,如子彈在高度穿刺時產生的熱量,這在日常生活中是難以達到的,故而限制了離聚物的進一步發(fā)展。離聚物的修復依賴于離子對的“跳躍”機制。因此,加快離子對的“跳躍速率”對于促進愈合過程十分有必要。通常,高離子對“躍遷”速率主要來自高度動態(tài)的網絡,但是高度動態(tài)的網絡不利于機械性能。因此,將高機械性能與高效的愈合能力相結合,對離聚物的進一步商業(yè)化發(fā)展及其重要。
四川大學吳錦榮教授團隊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陽離子中取代基的供電子效應能夠誘導形成更規(guī)則和更大的離子聚集體,這可以改善離聚物的力學性能,同時,供電子效應由于其較低的相互作用能及其塑化效應,產生了更快的離子松弛豫動力學,因而賦予離聚物較高的自愈性能(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53239?53246; Sci. China Mater. 2021, 64(7): 1780–1790;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216, 109035)。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macromol.3c0083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chuàng)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北化大兩項聯(lián)合開發(fā)的高分子材料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2015-03-17
- 天津大學張坤玉課題組:新型功能化離聚物彈性體增韌改性聚乳酸的研究 2020-07-09
- 中國科大徐銅文教授團隊和英國愛丁堡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合作:磺化自具微孔離聚物膜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03-10
- 西安交通大學陳鑫研究員課題組在近紅外光響應形狀記憶聚合物方向上取得新進展 2019-09-03
- 江蘇海洋大學李成杰團隊 ACS AMI:可重加工自修復的橡膠基導熱界面材料用于熱管理 2025-07-20
- 聚烯烴材料自修復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 天津大學潘莉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仿生雙晶相協(xié)同設計實現(xiàn)高強度智能自修復 2025-07-17
- 江蘇科技大學趙正柏/李為立團隊 JCIS:用于各向異性導熱膠膜開發(fā)的自修復、可回收和高性能交聯(lián)聚合物的制備 2025-07-15